食米,知稻

2019-04-02 09:02

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典籍《山海经》中记载:“西南黑水之间,有都广之野,爰有膏菽、膏稻、高黍,膏稷,百谷自生,冬夏播琴”。这是中国文献记载粮食谷物中,最早出现“稻”字的典籍。

 

人类找到了稻米这个神奇的植物,荒蛮的田野上,出现了一片片人工开垦的绿色。从绿色到金黄,谷子变成大米。


 

我们无从知晓中华先民为稻米的驯化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努力,经历了多少磨难。稻米伴随着人类一起成长,被人类改变也在改变着人类。上万年来,稻米养育了人类,并仍将在未来成为我们生存不可或缺的基础。

 

中国水稻原产南方,从石器时代开始,大米一直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人民的主粮。唐、宋以后,南方一些稻区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稻米的供应基地。

 

人们虽然天天食用大米,但除了自己常吃的大米名称,对于大米的分类却是知之甚少。


 

依据国家标准,我国大米根据稻谷的分类方法分为三类:

籼米:多产于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等地,产量高,黏性较小

粳米:多产于北方,产量较小,米质较好,质黏

糯米:籼糯米、粳糯米 

 

从黏性程度上划分,糯米黏性最强、籼米最弱,粳米居中,所以喜欢吃粳米的人最多。全世界有二分之一的人口以粳米作为主食。
 



 


 

籼米

籼米是中国出产最多的一种稻米,以广东、湖南、四川等省为主要产区。籼米米粒呈细长或长圆形,黏性较小,饭凉会回生。中国南方多种植籼稻品种,最为著名的籼米有泰国茉莉香米和增城丝苗。因为籼米吸水性强,膨胀程度较大,比较适合做米粉、萝卜糕或炒饭。

 

粳米

粳米主要产于中国东北,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,米粒丰满肥厚,煮后黏性油性均大,柔软可口。中医认为粳米有养胃生津之功,古方中多有使用。如《伤寒论》中的白虎汤、桃花汤及竹叶石膏汤等方皆用了粳米。

 

糯米

糯米在中国南方称为糯米,而北方则多称为江米。糯米有长粒和圆粒两种,圆粒较为常见。因其香糯粘滑,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,粽子、酒酿、汤圆、年糕等食品的原材料中都含有糯米。吃糯米不易消化,所以不宜一次食用过多。

 

糙米

稻谷脱壳后但仍保留着外皮、糊粉层和胚芽的稻米叫糙米。糙米口感较粗,质地紧密,煮起来也比较费时。与普通精制白米相比,糙米维他命、矿物质与膳食纤维的含量更丰富,被视为是一种绿色的健康食品。糙米在一定温度下会发芽,并能产生各种有保健功能的成分。

 

黑米

黑米种植历史悠久,是中国古老而名贵的水稻品种。呈黑色或黑褐色,营养丰富。用黑米熬制的米粥清香油亮,软糯适口,营养丰富,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,因此被称为“补血米”、“长寿米”等;除煮粥外还可以制作各种营养食品和酿酒,素有“黑珍珠”和“世界米中之王”的美誉。

 

红米

红米又名红曲米,起源于中国,距今大约有1千多年的历史。主产福建、广东。可作饭粥,可作汤羹,还可加工成风味小吃。用红米酿成的红米酒倍受女性青睐,它呈现红葡萄酒一样的红色,味道柔和,喝过后余味良好。

 

绿米

绿米是一种传统的水稻谷,自古以来,浙江一带就有种植,由于产量低,绿米是用选育成的优质水稻新品种——绿米稻加工而成的特种米。绿米的稻谷非常的特别,稻谷外壳是黑色的,米的麸皮为淡淡的绿色,米芯却为白色。其米质优良,营养丰富。特别是含硒量高,在100克绿米中,含硒量高达23.2毫克。硒被科学家誉为生命之火的“奇效元素”和“抗癌防癌之王”,并对癌病、心脏病、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具有独特的预防和治疗效果。

 

紫米

紫米是较珍贵的水稻品种,仅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陕西、湖北恩施等有少量栽培,因碾出的米粒细长呈紫色,故名。紫米颗粒均匀,颜色紫黑,食味香甜。紫米煮饭,味极香,且又糯,民间作为补品,有紫糯米或“药谷”之称。紫米熬制的米粥清香油亮、软糯适口,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,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。

 

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年代,把自然生产的野生稻米驯化成收获丰富、营养均衡、口感上佳的主粮,那一代代人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。然而我们选择了稻米,并形成稻米文化,由其贯穿人类文明进步的整个历史过程,那么,了解并保护这一方方美丽的稻田,保护依附于此的文化,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。

 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

在线咨询
联系电话

400-669-2233